7月,在国务院最新政策吹风会上,77项源自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宣告向全国推广上海配资网,其中跨境资金池优化、支付国际化等金融领域创新成为焦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上海跨国公司设立跨境资金池数量达169家,集中外债额度达2468.3亿美元,境外放款额度超过800亿美元。数字背后是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实践印记,也是外资企业与中国市场同频共振的发展信心。
在管理跨境资金的规则变得更加清晰、顺畅的当下,外资在华的投资将会更加灵活,为更多企业迎来全新机会。回顾中国45年的对外开放历程中,不乏本土企业与外资的结合,发展成为了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成功案例。水井坊便是其中之一,回顾水井坊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中国白酒行业对外开放的一个缩影。早在2006年,水井坊就开始和全球最大的烈酒公司帝亚吉欧接触,探讨合作。在政策的支持下,将水井坊作为试点,创造性地允许外资在集团公司层面进行投资。这是外资首次控股中国名酒企业的案例。在2014年,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国家修订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取消了“名优白酒必须由中方控股”的规定,打开了白酒行业更广阔的开放之门。
开放合作、互相成就,水井坊的长期主义扎根中国更加体现在帝亚吉欧成为大股东后,水井坊将中国的酿酒传统技艺与文化同国际化的管理经验相结合,形成自身企业特色及优势。帝亚吉欧着眼于企业长期战略发展需求,在成都邛崃投资建设水井坊邛崃全产业链基地。基地的第一期工程已经投产,共计投入27.56亿元;二期项目已于24年开工,计划投资40.48亿元。除此之外,水井坊会专注于深耕有利长期主义发展的方向,例如:同中国科学院合作,深入研究开发“一号菌群”微生物,确保酒的品质根基;在工厂建设及生产环节上,始终关注环保问题,通过先进技术节能减排,助力2035年碳排放目标的实现。这种坚持长期主义发展的投资态度,是外资真正看好中国、融入中国的体现。
水井坊是中国在开放之路上的一个高水平成功案例,深刻诠释了“以开放促改革”的内涵,其真金白银地进行长期投入,并利用自身国际视野,为企业谋划发展,都是在用事实说明了“用开放推动改革”的真正含义。实践证明,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是符合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当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参与中国市场,并与本土企业建立共同发展和创新的合作关系时,开放最终将使各方受益。
可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